【导语】2022年的天津自考已经结束,天津自学考试网推荐一些备考资料,筹备参加2023年天津自学考试的同学可以参考复习,期望可以对同学们复习备考有帮助!
1、 注意中心论点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没容忍,就没自由”。
《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
“无论阅读或写作,大家需要有一字不愿放松的谨严”。
《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
“讲解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
《秋水》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吃饭》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
“揭示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
2、注意论据证明的论点
1、用很贴切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肯定道理的范例: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来讲明:
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论毅力》中,梁启超用五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来讲明:
只有毅力至强方能获得事业的最后成功。
《五代史伶官传序》以唐庄宗的得天下、失天下的历史事实说明: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容忍与自由》三个例证分别证明什么看法:
(1)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证明:
年龄越大,越感觉容忍比自由还更要紧;
(2)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证明:
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3)倡导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空间”,证明:
“必以吾辈所倡导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没有。
《咬文嚼字》:
《史记》李广射虎的事实,证明: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
韩愈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证明:
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止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
《怎么样防止愚蠢的见识》:
亚里斯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性少,以证明:
要察看(科学的认知态度)。
我年轻时在外国住过很久,以证明:
要摆脱某些武断的怎么看,知道不同人的怎么看(兼听则明)
圣雄甘地对铁路、轮船、机器深表遗憾,以证明:
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预防自以为是。
2、借理论材料来证明论点的范例: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话来揭示:
后唐庄宗的亡国是什么原因。
《咬文嚼字》中,朱光潜用西方心理学中的“套板反应”和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来:
反对陈词滥调,倡导革新。
《容忍与自由》中,胡适引用布尔“我年龄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要紧”的话来:
展开他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论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证明:
贵在坚持(有毅力者成)。
3、注意论证的办法
1、总结法
《容忍与自由》、《咬文嚼字》
2、演绎法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觉得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大首要条件;而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不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小首要条件;于是孟子就得出结论,觉得梁惠王并没真正实行王道。www.zikaotj.com
《秋水》中,大首要条件是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小首要条件是孔孟是人,所以庄子得出结论说孔孟之道也是既“少”又“轻”、十分有限的。
《咬文嚼字》中,引进“套板反应”的常见原理,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论说文章语言贵在革新的道理。
《容忍与自由》中,提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常见原理,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少的态度”;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引用《尚书》中“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后唐庄宗是因骄傲而亡国的道理;
3、类比法:
《寡人之于国也》: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讲明梁惠王的治国办法与邻国没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看法。
《秋水》:
(1)庄子用“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这种论证办法是类比法
(2)井蛙不能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能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能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论毅力》中的“操舟”、“为山”、“平地”、“掘井”通过什么来讲道理:
4、类比论证法。
《吃饭》下列句子使用什么论证办法:
(1)“吃饭有时非常像结婚”。
(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
(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4)“治国如烹小鲜”
4、对比论证
1、《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论证论点,是:对比法。
2、《论毅力》论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时用的是:对比法。
3、《论毅力》第二段“五种人”用的是:对比法。
4、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用的是:对比论证法。
5、驳论
《论毅力》 梁启超在反驳“旁观者”觉得其他人成功是因为“殆幸运儿”、自己失败是“蹇于遭逢”的看法时说:“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借助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这是直接反驳论点。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驳斥诬蔑许远变节投降的看法时,先反复申述许远不怕死、决不会投降的原因,这是直接反驳论点;
接着又指出: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为论据来证明许远的投降变节是“儿童”、“小人”之见,十分荒谬,这就是通过反驳论据来扳倒论点。
祝大伙备考顺利!更多有关信息,可以添加指导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