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古时候文学史 00538复习提纲4
三章先秦散文
简单运用:
①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兴盛是什么原因。
1、经济方面,生产工具的进步,规范的改革。2、政治方面,王权式微,诸侯争霸。3、文化方面,文化下移,私学兴起。4、一些念书人游说、著述、聚徒讲学,诸侯也想听取士人的建议。5、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促成了诸子散文的兴盛。
②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兴盛是什么原因。
1、经济方面,生产工具的进步,规范的改革。2、政治方面,王权式微,诸侯争霸。三。文化方面,文化下移,私学兴起。4、一些士人,或撰作史著,或编纂历史文献,提供政治借鉴。5、国内向有著史的传统。至战国,社会空前兴盛又空前动荡,愈加需要认真总结历史,从而形成了历史散文的兴盛局面。
第一节历史散文
1.《尚书》、《春秋》等早期历史散文介绍
识记:《尚书》是国内第一部历史散文集。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逸周书》、《春秋》。
《尚书》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文字古奥迂涩。今文《尚书》29篇,是经师伏生所传。古文《尚书》58篇,其中25篇是东晋人的伪作。《逸周书》向来被视为《尚书》的余篇或逸篇,但文字表现与春秋战国的史家之文接近。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孔子修订。以类似今天新闻标题的形式,简括记录鲁国及周王朝、其他诸侯国的历史事件。
2.《左传》
理解:《左传》及其作者。
《左传》全名《春秋左氏传》,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27年,比《春秋》多13年。《左传》记事详赡,文采生动。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作者传为左丘明,后世颇存在争议,但其应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
综合运用:《左传》的文学特点。
《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1、 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如,《郑伯克段于鄢》。
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①《左传》以善于叙写战争著称,重视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如《晋楚城濮之战》。
② 还表目前它简洁生动地描绘战争场面。
③《左传》叙事或写人物,运用了很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
4、擅长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如《烛之武退秦师》。
3.《国语》
理解:《国语》简况。
第一部国别史。全书21卷,记载周王朝及各国史实,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以记言为主。后人称为《春秋外传》,然其不传《春秋》甚明。作者传为左丘明,不可确考。
4.《战国策》
理解:《战国策》简况。
杂记东西周及各国之事,自战国初至秦灭六国约240年。记载当时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策谋或说辞,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言论为多。经西汉刘向编订为33篇。作者很难确考,非一时一人所著。
综合运用:《战国策》的文学特点。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的说辞,排比夸饰,对后来辞赋的产生和进步有非常大影响。
2、把握他们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
3、摹绘人物,形貌毕肖。刻画最为传神的是策士形象。如“苏秦始将连横”。
4、引譬设喻,善用寓言。比喻如“狡兔三窟”、“唇亡齿寒”,寓言如“狗仗人势”、“多此一举”、“惊弓之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