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分析:C。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第一和最主要的是。
A.政治侵略 B.军事侵略
C.经济虐夺 D.文化渗透
分析:B。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第一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3.1895年,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款是。
A.南京条款 B.天津条款
C.北京条款 D.马关条款
分析:D。
1895年,中日《马关条款》,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4.中国近代上,人民群众首次大规模反侵略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分析: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首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5.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 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规范 D.资政新篇
分析:C。颁布于1853年冬,《天朝田亩规范》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它事实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策略。
6.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A.长沙战役 B.北伐受挫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手
分析:C。天京事变紧急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界线。
7.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存活 D.维新变法,救***存
分析:B。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8.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马尾船政局 D.天津机器局
分析:A。
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措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9.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首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D.维新派与守固派的论战
分析:D。维新派与保守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首次正面交锋。
10.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缘由是。
A.思想文化守旧 B.经济技术落后
C.社会规范腐败 D.军事装备落后
分析:C。社会规范的腐败是根本缘由。
11.1915年在上海创办《年轻人杂志》的是。
A.胡建 B.鲁迅
C.陈独秀 D.李大钊
分析:C。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年轻人杂志》。
12.1921年8月,中国中产党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
A.上海机器工会 B.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C.香港罢工委员会 D.中华全国总工会
分析:A。
1920年11月,***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
13.1930年8月,国民党民主人士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中国年轻人党
C.中国民主同盟
D.中华职业教育社
分析: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宣告成立,邓演达当选为总干事。
14.1936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址是。
A.四川懋功区域 B.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C.西康甘孜区域 D.陕北吴起镇
分析:B。红2、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15.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侵华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分析:D。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当夜,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需要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向卢沟桥的中国驻军进攻。日本全方位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16.1938年十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的阶段是。
A.策略防御阶段 B.策略相持阶段
C.策略反攻阶段 D.策略决战阶段
分析:B。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十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策略防御阶段。
17.新中国开始推行进步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分析:D。从1953年开始的进步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进步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18.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A.中国的成立
B.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分析:D。到1956年,伴随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打造社会主义基本政治规范之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范也打造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19.***在1979年3月的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需要坚持。
A.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C.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益于的规范
分析:C。
1979年3月30日,***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初次明确指出,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是达成四个现代化的根本首要条件。
20.1997年7月1日,中国在推进国家统一大业方面迈出的要紧一步是。
A.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B.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C.海峡两岸举行汪辜会谈
D.海峡两岸达成***
分析:A。
1997年7月1日,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1.2001年,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C.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分析:A。
2001年12月11日,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2.2012年,在国内进入全方位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要紧会议是。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分析:D。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目的的基础上努力达成新的需要,即经济持续健康进步,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质量全方位提升,资源节省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获得重大进展,确保到2020年达成全方位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
23.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要紧文件是。
A.《关于全方位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
C.《关于拟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D.《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分析:A。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方位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到2020年全方位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
24.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对于打造工业国的需要,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进步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飞速进步的需要同目前经济文化难以满足人民需要的情况之间的矛盾
分析:B。明确新年代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进步之间的矛盾,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进步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方位进步、全体人民一同富裕。
25.中共十九大确定的国内基本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是。
A.2020年 B.2025年
C.2035年 D.2050年
分析:D。从2020~2035年,在全方位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2、简答卷
26.简述1926年至1927年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的和策略方针。
分析:
直接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策略方针
a.进军两湖,消灭吴佩孚。
b.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
c.北上解决张作霖。
27.简述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分析:
打响了武装***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人为实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成为***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28.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权势及争取中间权势的主要条件。
分析:
中间权势主如果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权势需要肯定的条件:
***要有充足的力量。
尊重他们的利益。
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获得胜利。
顽固权势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他们采取两面政策,既倡导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残进步权势。
29.简答卷:简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
分析: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只支援了朝鲜人民、守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作出了要紧贡献。
抗美援朝的胜利,使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首要条件高。
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取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0.简答卷:简述中共十三大拟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步骤策略部署。
分析:
第一步,达成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达成。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达成现代化。
三个步骤进步策略及有关政策的拟定,进一步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步骤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中国将来几十年的进步具备深远的影响。
3、论述题
假如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越2题,只按考生回答卷目的前2题计分。
31.论述题:试述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及其意义。
分析:
内容:民族主义
包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方法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打造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
其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规范,打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倡导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策略,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进革命的进步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32.论述题:试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国体、政体及意义。
分析:
《一同纲领》规定,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网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的国家政权是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意义:《一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有哪些用途。
十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行首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规范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的确立
33.论述题:试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和现代化建设策略目的与步骤的思想。
分析: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策略目的和步骤,毛泽东强调: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策略目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备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技的强国。
应当采取两步走的进步策略。
第一步,打造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方位达成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